首页 > 公司新闻
03-20

远大住工研发独特技术助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

发布者:中新网上海 浏览次数:

 0011.jpg

 

远大住工建筑(设计)研究院院长何磊在主论坛演讲。
 
 

00202.jpg
 

上海市政工程协会副会长徐砚秋(右4)、北京市政路桥集团公司原总工张汎(左6)等一行参观远大住工展位。 

 

  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9日电(记者于俊)2017中国国际地下综合管廊产业展览会暨发展论坛7日-9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。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开拓者、智造者和引领者——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(以下简称“远大住工”)首次公开自主研发的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管廊技术,为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享经验、建言献策,引发业界高度关注。

 

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,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、通信、广播电视、给水、排水、热力、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,在完善城市功能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。

 

  在国家政策推动、城市管理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正大力推进。但其规划设计、运输施工、成本管控等问题,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。

 

  2016年8月上旬,远大住工以自主研发的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管廊技术,5天完成位于长沙劳动东路东沿线试验段的主体工程施工,突破技术壁垒,成为示范工程向全行业推广。

 

  在本次展会现场,以该项技术打造的长9.6米、高4.15米的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管廊实体“首秀”强势吸睛,前来观摩咨询和技术交流的客商络绎不绝,持续走红的“远大效应”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亮点。

 

  远大住工建筑(设计)研究院院长何磊,在受邀出席主论坛作重点技术推广时表示,作为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通用的两大方式:现场浇注、全预制拼装,均存在不同差异的弊端。远大住工基于自主的核心技术,反复组织了大量的技术论证和科学试验,自主研发预制叠合装配整体式管廊技术。其结构安全可靠,等同现浇,既综合了现浇整体性好的特点,又发挥预制装配式简化现场施工工序的优势,使工期缩短至现浇的1/5,直接成本与现浇成本持平,综合成本大幅降低,真正做到了预算即结算。      

 

  据悉,该项技术今年将在湖南、浙江、河南、新疆等地管廊项目中应用。

 

  远大住工副总裁沈丹披露,目前,远大住工已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将围绕“加速推进中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”的目标,共同开展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业信息化标准及应用体系的研发工作,装配式管廊市场有望得到规范。作为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创新者,远大住工担负着先试先行、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任,未来将持续技术研发与创新,为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经验。(完)